让客家文化在校园“生根发芽”!“陈善宝新客家歌谣进校园”项目启动
掌上梅州讯 3月9日下午,生根发芽由兴宁市教育局主办,让客兴宁市汉芬小学承办的家文家歌九游“陈善宝新客家歌谣进校园”项目启动,首站走进兴宁市汉芬小学。化校
活动现场,园陈谣进梅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、善宝客家山歌非遗传承人、新客校园项目客家童谣代表人物陈善宝和客家三宝组合成员、启动客家山歌非遗传承人梁姗姗通过PPT图文、生根发芽视频、让客现场演唱、家文家歌互动等丰富的化校授课模式,多维度地展现了客家非遗、园陈谣进客家美食、善宝客家建筑、新客校园项目九游客家服饰等丰富的客家文化,让学生们从多维度了解到其中的魅力。此外,来自梅江区客都小学学生、梦之星艺术学员陈锦昊还为现场师生演唱了原创新客家童谣《小小萤火虫》,精彩的表演受到同龄学生的喜爱。活动结束后,不少学生表示,接下来会好好地学习客家歌谣、杯花舞,努力登上更大的舞台传播客家文化。
近年来,陈善宝教学团队在“新客家歌谣”方面的作品不断推陈出新、与时俱进,给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条件以及系统的授课模式,为推动客家文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。“我们不仅备学生、备教材、备教法、备教案,更要备新课标,教学内容会不断创新,适应时代需要去发展,将更多客家非遗文化通过新模式融入到课程中,让客家非遗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,并通过艺术展演、比赛、MV拍摄等丰富的形式,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。”陈善宝表示,团队接下来会每个星期走进学校给学生开展普及性课程,进一步打造精品节目课程,为岭南童谣节、客家童谣节、中小学生文艺展演等作充分的准备。
据了解,此次项目的开设旨在推动我市创建“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”,通过采用陈善宝教学团队新模式、新思路的授课方式,使学生更有兴趣、更主动地学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客家山歌、竹板歌,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杯花舞等丰富的客家非遗文化,让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在广大青少年心中“生根发芽”,更好地传承客家人“耕读传家、崇文重教”的优良传统。
梅州日报记者:赖运香
编辑:李舒宇
- ·2009.3万人次!4月4日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创今年单日新高
- ·雅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举行网络安全交流座谈会
- ·提高职务犯罪案件办理质效
- ·无惧酷暑坚守岗位 热情服务辛勤付出
- ·“西北西北中,发达到广东”——圣一农业走进广州五粒星科技食物
- ·落实“三强化”举措 推进绿色生态校园建设
- ·开展反假货币宣传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
- ·最大限度防范化解地震风险 为雅安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
- ·零容忍!广东严查面包车非法营运、违法超载
- ·汉源县九个景观入围雅安“新八景”候选名单
- ·增强基层治理能力 规范社会治安秩序
- ·加强宣传 营造未成年人保护良好氛围
- ·科技特派员助力饶平东山镇春茶破费
- ·完善城市功能 提升城市品质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
- ·泰国最高检:已将前总理他信案移交刑事法庭审理
- ·明日起 北外环线、雅州大道因施工将实施交通管制